掃描查看手機版網站 銷售熱線:135 5192 9369 業務電話:0818-6668862 6668861 業務傳真:0818-6244399 6434977 E-mail: scduking@163.com scdk0818@163.com |
短鏈脂肪酸對結腸功能有重要影響來源:中國食品報/2009 年/7 月/31 日/第 008 版作者: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營養科 徐丹鳳 孫建琴
短鏈脂肪酸(SCFAs) 是膳食纖維在結腸腔內經細菌發酵的產物,不僅是腸上皮細胞重要的能 量來源,還可影響影響腸黏膜屏障和腸上皮細胞的通透性、氧化應激反應等,對結腸功能和健康 具有重要的作用。但是也有一些動物和體外研究表明,較高濃度的短鏈脂肪酸對結腸的滲透性和 敏感性有負面影響。 ■腸內短鏈脂肪酸的生成 短鏈脂肪酸由 1-6 個碳原子組成,乙酸、丙酸和丁酸是腸內主要的短鏈脂肪酸,大多由膳食 纖維在結腸腔內經細菌酵解生成,也有少量來自于膳食蛋白和內源性蛋白。 腸內短鏈脂肪酸產生的速率和數量取決于膳食纖維的溶解度、聚合度等化學特性。不溶性膳 食纖維的可發酵性低,但可增加糞便的體積,減少結腸轉運時間;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可發酵性很 高,能在結腸內生成大量的短鏈脂肪酸。聚合度高的膳食纖維對糖化菌的發酵作用有更高的抵抗 力,導致發酵的時間延長,遠端結腸逐漸膨脹。在體內外均可生成大量短鏈脂肪酸的可發酵膳食 纖維和化學改性膳食纖維包括低聚果糖、菊粉、發芽大麥食品、水解瓜爾膠、燕麥麩、玉米淀粉、 異麥芽酮糖醇、葡萄糖酸等。 除了膳食纖維,其他物質通過不同的機制也可增加結腸內短鏈脂肪酸的濃度。例如:低聚糖— —阿卡波糖可以增加進入結腸的淀粉數量;三丁酸甘油酯經胰腺和胃脂肪酶的水解后,也可增加 丁酸的濃度;丁酸片劑可在回腸末端和近端結腸釋放丁酸;還有一些是產丁酸的益生菌株,如溶 纖維丁酸弧菌和丁酸梭菌。 由于近端結腸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,因此,分解糖類細菌的發酵作用主要發生在近端結腸, 短鏈脂肪酸的濃度也高。遠端結腸中可發酵的碳水化合物非常少,以蛋白發酵為主,短鏈脂肪酸 的濃度亦下降。遠端結腸還是潛在毒性代謝產物,如氨、含硫化合物、吲哚和苯酚的形成場所。 由于遠端結腸是潰瘍性結腸炎、結腸癌等胃腸道病癥的好發位置,因此,可以假設有毒代謝產物 的產生和短鏈脂肪酸的缺乏是結腸發病的病因之一。 ■短鏈脂肪酸對結腸功能的影響 1.丁酸與結腸防御屏障 除了對癌變、炎癥和氧化應激起作用外,丁酸還可通過影響結腸防御屏障的組分,加強屏障 的保護作用,防御腸道內抗原。 丁酸對結腸防御屏障組分的影響主要有促進上皮細胞遷移,誘導黏蛋白、三葉因子(TFFs)、 活性轉谷氨酰胺酶、抗菌肽和熱休克蛋白(HSPs)。結腸防御屏障的一個重要組分是覆蓋上皮的黏 膜層,主要由黏蛋白和三葉因子組成。三葉因子有助于改善黏膜層的黏彈特性,減少炎癥細胞的 補充,并參與維護和修復腸道黏膜。轉谷氨酰胺酶積極參與腸黏膜愈合,和潰瘍性結腸炎炎癥的 嚴重程度相關??咕?如 LL-37 和防御素)可以保護胃腸黏膜,防御細菌的入侵和黏附,防止感 染。熱休克蛋白通過抑制炎癥調制劑的產生,防御炎癥,發揮保護作用。 此外,體外人結腸癌細胞株研究表明,丁酸通過增加細胞遷移率,在胃黏膜損傷后參與修復。 而高效修復表面損傷和黏膜潰瘍對于維護和重建上皮屏障十分重要。 第 2 頁 共 2 頁 2.丁酸與腸上皮細胞通透性 腸上皮細胞通透性作為腸道防御屏障的一個重要指標,已被廣泛研究。在正常情況下,上皮 細胞提供了一種高度選擇性的屏障,防止有毒物質和炎性分子從外部環境進入到黏膜下層和體循 環,通透性增加表示上皮屏障功能受損。 丁酸對腸道通透性的作用取決于其濃度和研究使用的模型或物種。有研究評估了丁酸在體內 外對腸道的影響。低濃度時,丁酸誘導 Cac02 和 HT29 細胞株濃度依賴性的可逆的通透性降低, 而在高濃度時,丁酸會增加 Cac02 細胞株的通透性。丁酸在人體內不同濃度時的作用仍有待評估。 3.短鏈脂肪酸與飽腹感 腸道中生成的短鏈脂肪酸還能影響腸道上部的運動和飽腹感。很多研究發現,通過促進短鏈 脂肪酸的生成可能增加飽腹感。結腸黏膜中存在大量的內分泌 L 型細胞,它們分泌各種參與食欲 調節的肽,如胰高血糖素樣肽 1(GLPl)、肽 YY(PYY)和胃泌酸調節素。在大鼠體外上皮細胞中, 丁酸可增加肽 YY 和胰高血糖素原的表達。在大鼠和家兔的離體結腸中,丁酸可增加肽 YY 的釋 放,而不影響胰高血糖素樣肽 1。大鼠結腸灌注短鏈脂肪酸可刺激肽 YY 釋放。 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,可發酵的膳食纖維對飽腹感的作用是通過結腸產生短鏈脂肪酸介導 的。然而,多數證據來自動物研究,對人體的研究仍然有限。 4.短鏈脂肪酸可能的不利影響 少量研究表明,短鏈脂肪酸對腸黏膜有一些不利影響。短鏈脂肪酸過?;蛐罘e可能對早產兒 的腸道黏膜有毒性作用,也可能對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病起作用。但仍需確定是否提高 早產兒腸道內丁酸的水平,對腸黏膜有毒性作用。
|